新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多洛肯曾撰《明代浙江进士研究》一书(上海古籍出版社,2004.8),书中谈到明代“一门四代进士”全国仅14例,秀水屠勋,屠应埙、屠应坤、屠应埈,屠仲律、屠叔方,屠谦,“四代七人”为其中之一。文中所说的秀水屠氏当作平湖屠氏,屠勋为第一代,应埙、应坤、应埈为其子,仲律、叔方为其孙,谦为其曾孙。
吴若准,字子莱,号次平,清道光二十一年(1841)进士,授户部河南司员外郎,升江南道监察御史。历任江西学政、太仆寺卿。其先世为钱塘(今杭州)人,高祖礼部主事吴之锜迁平湖。曾祖父嗣爵登雍正八年(1730)进士,官至吏部右侍郎。祖父吴璥,乾隆四十三年(1778)进士,官至刑部尚书、吏部尚书、兵部尚书,协办大学士。
过氏原居洛阳,南宋时随高宗渡江,初居无锡。元末,有过宗一者,因居家照顾年迈母亲,拒绝吴王张士诚的聘任,背负老母,流离海上,避居盐官之当湖。后大兴家业,号素封之家,“子孙世世受儒,多博士高第”。
平湖历史悠久,人才辈出,尤其明清时期涌现出许许多多才俊,无论他们位列朝堂,或服务地方,都以清廉、勤政和道德文章显名于世。林埭清溪沈氏的沈初,历清代乾、嘉两朝,为官达三十多年,累官至军机大臣,是行政级别最高的一位,颇为乾隆、嘉庆皇帝所敬重和朝野称道,其一生秉承乾隆治国理念,是在文化、教育方面将“乾
赵邦秩,号元叙,又名十岩,浙江平湖人,生年不详,卒于万历八年(1580年)。出生名门之后,是宋太宗赵氏后裔。祖上是宋太宗的第十三世孙赵友一,始居广陈,后于元朝至大年间移居到民风淳朴、生活恬静的平湖新仓。赵邦秩在江苏海门任知县期间,深入基层,体察民情;以德施政,改变陋习;励精图志,勇于改革;修运河